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余渊 邓波 李迎
这是一场与死亡竞速的救援。
3月28日下午,7.9级“世纪强震”袭击缅甸。曼德勒等多个城市遭受重创,死伤人数不断上升。震后仅18小时,就有中国的救援队和物资抵达仰光。此后,中国救援力量持续增援缅甸,与死神赛跑。
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救援。
高达40多摄氏度的气温,压缩了幸存者的存活时间。频发的余震,也让救援面临着危险和挑战。
这也是一场见证奇迹的救援。
从位于长城饭店救出第一名被困者,到被困125个小时的男子获救,中国的救援力量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4月7日,圆满完成震后紧急救援任务的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救援队撤离曼德勒。最后一批中国民间救援队的队员也在撤离曼德勒。不过,中国志愿者和中方企业持续捐赠救灾物资、中国志愿医生驰援灾区义诊……这场跨越国界的爱心救援仍在持续,留给中缅人民许许多多难忘的感人画面。
最先抵达缅甸!中国救援力量在集结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缅甸中部实皆省发生7.9级强震,曼德勒、内比都、实皆等城市受灾严重。
临近震中的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楼房坍塌、人员被埋,灾区华人传来的一段段视频、一张张画面,令人揪心。
胞波有难兄弟帮,中国救援力量来了!
29日清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套抵达缅甸仰光,落地后紧急赶赴内比都参与救援。这也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同日,16名来自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的精锐队员抵达木姐,由中国应急管理部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乘包机从北京直赴缅甸……

3月30日上午,蓝天救援队和深圳公益救援队抵达曼德勒(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摄)
来自中国官方、民间的救援力量正不断往缅甸汇集。
29日晚,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极目新闻记者与深圳公益救援队正在等候前往仰光的航班。同样也在候机的华人于雪梅提着一堆用纸袋包好的蛋糕,上前询问:“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去缅甸救援的吗?”
于雪梅在曼谷做生意,家在曼德勒,地震后决定回家看看。遇到了中国来的救援队,她倍感亲切,也很感动,在机场内的店铺买来热乎乎的面包,表达自己的谢意。
就在同一天晚上,极目新闻另一路记者在厦门高崎机场等候前往曼谷的航班。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的22名救援队员也在此集结,赶赴缅甸。一位来自泰国的女士见到救援队后说道:“谢谢你们,我快要哭了!”
一批又一批中国救援力量集结出发,这样的感人画面还有很多……
彻夜不休的救援:4名女子凌晨接连获救
位于曼德勒市60街的天空公寓,是缅甸地震救援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里原本有4栋11层的住宅楼,并有许多华人租住。地震后,除A栋呈半倒塌状态外,其他3栋已呈“叠饼式”坍塌,所有楼层的楼板都叠在了一起。
多支中国救援力量相继赶往天空公寓搜救。

3月30日晚,截肢的孕妇被抬出天空公寓(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摄)
30日下午,救援队员在天空公寓南侧曾找到一名被困的孕妇,她的生命体征良好,但孕妇的腿被钢筋刺穿,压在废墟里,给救援增添了难度。当晚,经当地救援人员与孕妇丈夫确认,决定采取截肢的方式进行救援。当晚8时许,救援队员们终于合力将这名孕妇抬出天空公寓,由救护车送她至医院。遗憾的是,这名孕妇未能抢救过来。
救援现场,有遗憾,也有希望。
30日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搜救2组在曼德勒市的长城酒店搜索时,在一楼发现1名幸存者。
酒店一楼是一处餐厅。地震发生时,餐厅坍塌,有人逃生,也有多人未能逃出来。发现幸存者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协同中国救援队等现场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救援一直在持续,直到31日0时41分,这名被埋压了近60小时的女士终于被救出。这也是中国救援队抵达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好消息接连传来。

31日凌晨,中国救援队和公羊救援队在天空公寓接连救出被困者(图源:公羊救援队)
31日凌晨5时37分,在天空公寓北侧的作业点,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公羊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5岁的女孩。40多分钟后,他们又救出一名孕妇。50分钟后,又有一名29岁的女子获救!
幸存者陆续获救,背后是中国救援力量的坚持不懈。
参与救援的公羊会副秘书长王斌介绍,天空公寓的“叠饼式”坍塌现场,除了厚厚的楼板,还有主梁。从上面下挖1.5米,再水平推进去4米到5米,他们才找到幸存者。虽然从数字上看起来,并不深,但需要切割、破拆、移除,推进速度是非常慢的。救援队员们得像考古专家一样,一点一点地将破拆的砖头碎块归拢起来倒掉,然后慢慢往前推,直到将幸存者解救出来。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放弃,近40个小时的坚守
这可能是中国的救援队员们最为执着的一次搜救。
在曼德勒一处倾斜的酒店,中国国际救援队和厦门市曙光救援队、上海三栖救援队为了一丝微弱的信号,坚守了两个通宵,现场搜救近40个小时。

救援队员在倾斜的酒店内搜寻生命信号(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摄)
31日中午,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接到求助,位于曼德勒市30街的一处倾斜的酒店可能有人员幸存。这是一家正在翻修的酒店,一共7层,4层以下楼体垮塌,上面的楼体呈30度倾斜。
当天下午,曙光救援队在楼内紧密搜寻,发现疑似有生命迹象,并将信息同步给中国国际救援队。
来自中国的救援队伍联合展开搜救,他们分成一个个小组,分批进入楼内作业。他们在楼内朝底下喊话,再通过声波和雷达探测,希望能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
然而,搜救并不顺利。4月1日零时许,搜救队员在楼内搜寻了三遍都没回应,仍互相鼓励:“努力了这么久,不能就这样放弃,继续往下打!”
凌晨1时43分,余震来了,正在危楼里作业的救援队员感觉天旋地转。紧急撤离的哨声响起,大家纷纷撤离。
余震结束后,救援队员再度进入楼内搜救。随后,他们终于盼来了疑似幸存者的信号:下水管传来了多次敲击声。
这让救援队员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振作精神,继续展开救援。

救援队员太累,歪着头就睡着了(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摄)
不过,由于疑似幸存者的信号时有时有,救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4月1日晚,救援仍在紧张进行。救援队员们分组轮流作业,撤出来的小组就地打地铺睡觉。一名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因为太困,坐着就歪头睡着了。
记者从厦门市曙光救援队获悉,他们已经穷尽了所有的救援方式,仍在为了找到幸存者而努力。
直到4月2日清晨,由于长时间没有等来疑似被困人员的信号,仪器也没搜寻到生命迹象,救援只能暂时中止。
震后125小时迎来生命奇迹,他获救后感谢中国救援队
正因为救援人员坚持不懈,才能盼来生命奇迹。

4月2日,金色乡村酒店,被困125小时的男子获救(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摄)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5时41分,曼德勒金色乡村酒店,当裹着金色保温毯的52岁缅甸男子被中国的救援队员从倾斜的楼体内抬出,现场响起了激动人心的掌声和欢呼声。
此时距地震发生已经125个小时,这是中国救援力量在缅甸救出的第9名幸存者,他们再一次创造了“金色奇迹”。
4月2日上午,按照指挥部的要求,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来到金色乡村酒店展开搜救,通过反复探测发现,楼内疑似有幸存者。救援人员评估完现场复杂情况后,开辟工作面,通过新打开的工作面进行二次探测,确认有生命迹象。最后救援队员通过敲击喊话,确定了幸存者所在的位置。
当地华人志愿者熊继承曾进入楼内与幸存者交流,对方是一名缅甸籍男子。熊继承说,一开始对方传来的声音很微弱,熊继承喊话让他砸墙,好让救援队确认他的具体位置。男子接到指令后,开始敲打墙体,救援队员随即开始挖掘。
被困男子还告诉熊继承,自己被压在两张床中间的位置,很渴,想喝水。救援人员用管子伸到男子所在位置,让他喝水。救援队员还给他递去眼罩并提醒他,等被救出来时要戴上眼罩并闭眼。
从打穿救援通道,到救出被困男子,花费了2到3个小时。
获救者是一名52岁的缅甸籍男子,名叫USANLWIN。地震发生前,他开车载着公司一名同事来曼德勒出差,一直住在金色乡村酒店的2楼。当天中午,两人外出用餐后回房午休,遇到了地震。获救后,他被送往曼德勒市的一家私立医院。

获救男子(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摄)
在医院,USANLWIN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被困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身体无法伸展开来。被困的这些天内,是一罐粉末状的固体饮料和一个小杯子救了他,因为没有水,他只能用自己的尿液来冲服饮料。被困的这些天,他一直想着家人,觉得自己一定要为了家人撑下去,当他听到救援队队员的声音时,他非常激动,“目前我感觉身体没有问题,非常感谢中国,感谢中国救援队。”
“水草队长”兑现承诺:你们的女儿我都带下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前抵达曼德勒的救援队伍陆续完成搜救任务,撤离地震灾区。
在送别北京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时,当地的华人志愿者王翠莲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地震后我看到那么多房子倒塌,那么多人被埋,难过得哭了。是中国的救援队给了我们希望。”王翠莲说,得知蓝天救援队要来曼德勒,她申请成为志愿者,随救援队员们去救援现场,站在废墟上,朝被困人员喊话,帮救援队员与被困人员沟通。
让王翠莲再度流泪的,还有来自厦门蓝天救援队的“水草队长”陈素珍。来到曼德勒后,陈素珍和队友们长时间坚守在天空公寓救援点,抬出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
缅甸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天空公寓的一对华人表姐妹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她们是明艳珠和杨丽清。接到家属的求助后,厦门蓝天救援队就定下目标,一定要尽快找到这对姐妹。在救援现场,“水草队长”和队友们反复核对两人可能所在的位置,反复搜寻。她也一次次安慰在现场等候的家属,搂着两位母亲,说一定会帮她们将女儿找到。

“水草队长”与遇难表姐妹的家属(视频截图)
4月4日下午,陈素珍兑现了承诺,她和队友们挖出了这对表姐妹的遗体。她来到两位母亲的跟前,用沙哑的声音对其中一位母亲说:“杨丽清、明艳珠,两位都找到了。你女儿找到了,她女儿也找到了。你不要担心,两个我都带下来了。”家属纷纷朝着陈素珍行跪拜大礼。陈素珍连忙说“不可以”,自己也立刻回跪对方,大家拥抱在一起。
王翠莲通过视频看到这一幕,感动得落泪:“了不起的‘水草队长’。”
像这样的感人画面,还有很多。一次,陈素珍从废墟下来时,旁边一名缅甸女孩朝她敬礼。在撤离时,陈素珍还自掏100万缅币,奖励缅甸一名参与救援的救援队员。“100万缅币,值1698元人民币,可能不算太多。但在缅甸,相当于普通老百姓三、四个月的工资了。队长真了不起。中国的救援队真的帮了我们很多。”王翠莲说。
4月7日,已是震后第10日。圆满完成震后紧急救援任务的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救援队撤离曼德勒。最后一批中国民间救援队的队员也在撤离曼德勒。

4月3日,一名受助的缅甸老人对极目新闻记者和志愿者表示感谢(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摄)
中缅一衣带水,胞波情谊长存。中国的救援还在持续。就在4月8日,驻曼德勒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张巍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缅甸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及曼德勒中国企业商会负责人,向曼德勒省政府捐赠共计约4亿缅币的震后救灾物资及资金,曼德勒省省长吴缪昂接受捐赠。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