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14岁的小雨(化名)在体检时查出脊柱侧弯。事实上,她肩膀一高一低的情况由来已久,如今脊柱已呈明显的“C”形弯曲。她的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没在意,此时才惊觉问题严重,追悔莫及。
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总体患病率已达2.4%~5.7%。脊柱侧弯并非简单的姿态不良。当脊柱在三维空间发生侧方弯曲即构成脊柱侧弯,这种畸形不仅表现为脊柱侧向弯曲,还往往伴随椎体旋转和生理曲度改变,形成“C”形或“S”形曲线。其危害远超想象:它会导致肩背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等体态问题;挤压心肺和肝脏,影响呼吸功能和消化系统,更可怕的是对青少年心理的摧残,许多患者出现自卑、内向甚至发展为抑郁。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脊柱侧弯如此高发?一个重要原因被长期忽视——运动不足。生活方式改变让孩子的活动量急剧减少。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在下降,而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这些变化直接影响脊柱健康。核心肌群力量薄弱是脊柱侧弯的关键诱因。当维持脊柱稳定的深层肌肉缺乏足够锻炼,脊柱就像失去支柱的帐篷,容易变形移位,而运动不足还导致柔韧性下降,使脊柱失去应有的活动空间和代偿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运动金字塔失衡。理想的运动结构应如金字塔,底层是日常活动如走路、爬楼梯,中层是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上层是柔韧力量训练如瑜伽、攀爬。但现在许多孩子的运动金字塔完全颠倒,塔尖的“无运动”(看电视、玩电脑)成了主体。因此,针对脊柱侧弯的预防和改善,运动处方至关重要。
根据脊柱侧弯特点,运动选择有明确原则:
优先选择对称性运动: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双下肢对称运动,能均衡发展两侧肌肉。特别是游泳,当身体在水中处于近乎失重状态时,脊柱压力最小,不同泳姿能全面锻炼背部肌肉。
推荐身心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身心运动能改善侧弯脊柱及相关肌肉的柔韧性,帮助改善呼吸功能。
避免危险动作:负重运动(举重、篮球、跳高等)会加大脊柱压力;旋转类运动(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可能加重畸形。
针对性强化训练:伸展运动,重点拉伸头背深层肌、胸腹肌和体侧肌;肌肉强化,通过臀桥、平板支撑等动作增强核心稳定性;姿势训练,靠墙站立改善体态。
早期轻度的脊柱侧弯往往难以察觉,许多孩子是在洗澡时被发现背部隆起,或走路时躯干歪斜、双肩不等高。等到明显症状出现时,脊柱可能已经严重变形。家长可采用分级观察法进行初步判断。双肩不等高:一侧肩膀明显高于另一侧;肩胛骨不对称:一侧肩胛骨突出或位置偏高;骨盆倾斜:腰部曲线不对称,裤腰线歪斜;躯干偏移:身体整体向一侧倾斜;头颈位置异常:头部不在骨盆正中线上。
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青少年骨骼发育期是矫正关键窗口,在青春期的前一年至后两年期间,脊柱侧弯进展最快(每月可能增加1度),也是矫正效果最好的时期。
责任编辑: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