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束光照了进来……”75岁胰腺癌患者亲述治疗经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0:30:00    

2024年9月,75岁的陶先生因罹患胰腺恶性肿瘤,在上海华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傅德良教授团队的治疗下,成功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并历经半年化疗后重获新生。这段与病魔抗争的历程,让他深切感受到“大医精诚”的力量。

近日,陶先生通过一封感谢信,向静宝讲述了自己的就医故事,以及对医生的感谢。

上下滑动,查看感谢信内容↓

陶先生说,那时他刚手术出院不久, 因腹部伤口需处理,挂了一专家门诊。那次门诊确定了AG化疗方案,每月三次化疗。当时的医生说,可做个基因检测,对今后化疗方案作些调整会有参考价值。没想到,AG方案第二次化疗后,人很难受,验血常规,白细胞低至2.4。于是,陶先生第一次挂了傅德良的特需门诊

初见傅德良的患者,会对他的一头白发留下印象。这位温文尔雅的医生,每日对战的是十分凶险、乃至可称得上是“残暴”的对手——胰腺癌。面对陶先生的忧虑,傅德良一边耐心地安抚陶先生,一边通过仔细查阅陶先生的化疗细目、基因检测报告、出院前腹部CT报告和Ca199等指标,精准地对化疗药剂方案作出调整,并决定将今后化疗周期定为两周一次。

“傅教授在制定方案时的一丝不苟,让我对治疗充满信心。”陶先生回忆起化疗的那段艰难时日,傅德良的悉心叮嘱总是让他心头一暖。

陶先生告诉静宝,他每一次挂傅德良的专家门诊,内心都是满满的期待与信赖。每次就诊时,傅德良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一定要像正常人那样饮食,注重增加营养,把体重提上去,还有,务必得把血糖控制好,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化疗。”

“后来,我偶然看到一篇医疗报道,傅主任不止一次地着重提出‘病人的营养平衡应该放在第一位’。”

陶先生意识到,傅德良给予他的悉心叮嘱,并非特例。这位医生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能毫无保留地给予同样专业、贴心的建议,展现出一名医者的责任与关怀。

治疗过程中,傅德良的医德风范更令陶先生动容。据陶先生描述,曾有病友试图赠送红包表达谢意,被傅德良婉拒:“您是外省人,经济本就不宽裕,这钱留着补充营养。”类似的故事在患者间广为流传。

2024年底,考虑到陶先生年迈体弱、化疗反应剧烈,傅德良主动协调其转至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即静安区中心医院继续治疗。

2024年春节前,陶先生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化疗时,与同病房的一名患者朱老伯交流起来,说起傅德良,那名患者便激动了起来,说自己是来自外省的一名农民,诊断出良性的胰腺肿瘤。

傅德良在看诊时得知了此事,关切地对他说:

“华山医院是三级医院,住院医疗等费用相对较高,我给你安排,今晚就去静安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住院,下周二在那里我给您做手术,争取让您能赶回家过年。”

秉持着对病患的深切关怀,傅德良时刻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医者仁心”在这些点滴善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化疗后期,陶先生有些过敏,人特别难受,于是又挂了傅德良的专家门诊。门诊时,傅德良仔细地查看陶先生的化疗出院小结和验血报告,耐心倾听陶先生诉说化疗后的种种反应,并向陶先生解释,化疗各辅助药物的过敏反应会因人而异,建议陶先生同步要和分院医生沟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这对于进行了数月化疗的陶先生而言,无疑是一剂定心针。“在傅教授这里,我真切体会到了一位医界名家对患者的尊重与理解,也让我对后续的治疗多了几分底气与信心 。”

今年4月初,陶先生化疗结束,再一次前往傅主任的专家门诊。傅德良综合出院小结、腹部CT影像等多方面资料,制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让陶先生服用抗肿瘤药,并开了保肝利胆等药物,他叮嘱道:

“要是服用这种抗肿瘤药一周内身体不适,下周你再来就诊,咱们可以考虑换另一种药。保肝利胆的药一定要坚持吃,当然也可吃中药以调理,这对身体恢复很重要。”

从去年9月的那场手术,到今年3月底,陶先生顺利完成了六个化疗周期,说起傅德良,陶先生忍不住翘起大拇指:“这让我深为感动,能遇到傅主任这样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无疑是我莫大的幸运。”在陶先生看来,傅德良的诊疗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医患关系的桎梏,并强调“治疗需兼顾个体差异”,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共情,让陶先生深感“被尊重、被理解”

傅德良,复旦大学外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作为一名胰腺外科专家,傅德良获得过的称号真不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除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傅德良带领华山医院胰腺外科跻身国内顶尖梯队的秘诀,还在于他始终将“医者仁心”置于首位。

“不管多难,要给患者一束光。”

这是傅德良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胰腺癌这一“癌中之王”,他不仅以精湛技术挽救生命,更用点滴善举疗愈患者心灵。陶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傅教授对我的悉心医治,早已化作我生命中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永不忘怀。”

医学的温度,既源于技术的精进,更离不开对患者疾苦的深切体察。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从优化分级诊疗到推动医联体资源下沉,华山医院胰腺外科的实践,也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了新的思路。

编辑:路景斓

资料:受访者感谢信、华山医院官网

封面: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