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林中点火 无处遁形 ——湖南森林防灭火筑起三道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2:03: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清明,是人们祭扫并踏青的节日,却增高了森林火险风险。

据省林业部门统计,近5年湖南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以春季最多、危害程度最高。其中,4月1日至10日清明节前后的火点数量尤为集中。

“人为原因引发占97%以上,祭扫用火引发火险占比居首位。”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假期是春防关键期,我省严格管控野外用火,筑起三道防线全力保障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违规用火行为。

1、第一道防线:超5万名护林员在巡逻

5日上午10时,岳阳县荣家湾镇各村村道都排起车队。“先扫码。再进山。”村庄附近进山入林路口全部设卡,值守人员指引私家车车主们逐一扫描防火码。

“防火码具备数据采集、宣传教育、违规举报、紧急求救等功能,我们也可以对扫码者在山林活动期间进行定位。”沿河村值守员李新民说,严格管理只为警示人们不要擅自野外用火。

从临近清明节开始,我省就根据“县—乡—村”三级联防机制,在进山路口、集中祭祀点等重点区域设立防火检查点,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并实行“驻村干部+网格员+护林员”包片负责制,确保乡村附近每个山头、每片林地都有专人巡查。

据初步统计,清明期间,全省共有超过5万名护林员每天徒步12公里、巡山6小时以上。

2、第二道防线:无人机360度环拍

“前方正在生火的群众请注意,您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请立即扑灭火源!”从临近清明开始,搭载高分贝扩音器的无人机在长沙林区上空开展智能化巡航,安全提醒持续不断地响起。

应对春耕、清明等时期野外用火增多问题,我省多地调度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队深入山林开展森林防灭火巡查工作。

(长沙县无人机巡查林区火情画面。 通讯员 摄)

在衡阳,14架高性能无人机对8个县市区的林区全域24小时严密监控,重点巡查林区、风景区及农林交错地带等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域。

“这些无人机配备三级高度梯度扫描功能。”衡阳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在150至200米高空使用广角及热成像镜头快速筛查半径2公里区域,通过可见光识别及红外温差检测锁定异常热源;发现疑似目标后,降至50至100米空中执行螺旋下降扫描,每下降10米完成一次360度环拍,对疑似隐患点位进行跟踪,最终抵近至20至30米低空,通过30倍光学变焦确认火源性质。

(清明期间,长沙林业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查林区。 通讯员 摄)

省林业局森林草原防火处负责人表示,无人机捕捉火点精确度高,实现火情响应比传统模式效率提升60%,这是我省借助工具筑起森林防火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超2万个“天空地”摄像头

清明假期,湖南林业天空地综合监测中心全员值班。

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播放省内重点林区监测画面,并通过“智慧森林防火系统”与14个市州林业部门连线。

所谓天空地综合监测,是基于云计算、AI等先进技术,利用现有铁塔、新建铁塔及电力、公共网络等资源,通过架设智能监控摄像头,实现24小时全天候、360度实时火情智能监控、烟火自动识别、自动定位和自动报警。

(清明假期,林业天空地综合监测中心全体人员值班。 通讯员 摄)

“中心可直接调度2万多个摄像头,定位观测全省林区天、空、地要素数据。”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在夜晚,这些科技设备也能通过热成像技术,自动识别监测范围内热源和烟雾。

“人工防”向“科技防”“数字防”的转变,是我省筑起的森林防火第三道防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