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2期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为推动鹤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高位谋划 构建精准培训体系
主题谋划紧扣“中心工作”。在两期培训中,坚持“一期一特色”,一期聚焦经济建设,二期紧扣产业项目、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16节理论课、8节实地教学以及6节与培训主题相关的北大精品视频课,既注重思想作风教育,又注重能力素质提升,实现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互促共进。
师资筛选突出“名师大家”。立足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现状,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授课内容既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又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互动交流等形式,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学员选调聚焦“年轻骨干”。聚焦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突出年轻干部这个重点,两期共选调100人,覆盖县(市)区、街道乡镇、市直党政部门以及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确保培训对象与发展需要高度匹配。
学思践悟 三维赋能增强本领
突出政治引领铸魂。将红色教育融入培训全过程,开设了理论课程,通过沉浸式参观、情景式党课、革命故事宣讲,参训学员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与崇高信仰。
突出理论武装赋能。教学内容涵盖了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城市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开设的课程既剖析宏观政策,又结合地方产业痛点,实现“充电”与“解渴”并重。
突出实地教学启智。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补充,围绕所学内容及发展需要,选取了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现场教学点,引导年轻干部在先进地区发展实践中实现视野拓展与思维创新的有机结合。
学以致用 力促成果有效转化
问题导向破题。实施“带着问题参训”机制,每名学员通过一周的学习思考、互动交流,针对带来的问题,形成了涉及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160多条,经分类梳理筛选后,转交给市直相关部门作工作参考,实现“学习—思考—献策”闭环。
交流研讨聚力。围绕鹤城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问”为核心,分6组开展了4次研讨交流,学员聚焦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烤肉产业等领域开展热烈讨论,让思想碰撞交锋、相互启发、产生共鸣。
严格管理增效。始终将纪律规矩贯穿培训全过程,推行“承诺+纪实”管理模式,全体学员在开学式上统一签订《培训承诺书》,明确封闭管理、严禁聚餐饮酒等纪律要求。市委组织部全程带班管理,动态记录学员学习情况、研讨情况及出勤率,通过刚性约束,确保培训实效。(张丽媛)
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