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五谷杂粮”中的“五谷之长”就是指稷,也就是小米,“社稷”一词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那么,上过天的小米与土地上的传统小米有啥不一样?7月11日下午,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来到了榆林市米脂县,在这里找到了太空育种的小米。
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开展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米脂县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种项目。2020年5月,“米谷1号”“米谷2号”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历经3天的太空遨游,于5月8日成功返回陆地。
2020年6~10月,技术部门在米脂县印斗镇常坪村建立试验基地,全面开展了航天育种第一代地面选育试验研究工作,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对谷子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2021年,米脂小米又陆续在当地和海南继续开展航天育种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地面选育工作。至此,育种工作在米脂全面落地,翻开米脂小米航天育种新篇章。
通过对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进行品系鉴定,最终选育出中矮秆的优质谷子新品种——“米谷”系列。示范种植期间,该小米品种与以往品种相比产量更高,正常年份产量提高了100斤左右,雨水充沛的年份甚至能增产300斤左右,此外还抗病、抗倒伏,产出的小米蛋白质含量更高,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了。
「链接」到米脂看看~“稷”太空旅行后,新长出来的“五谷之长”有啥不一样?
来源:起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