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半年“太空之旅”
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了这些任务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31秒,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奔赴中国空间站。
这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
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驻留已近6个月,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任务期间,他们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蔡旭哲已执行5次出舱活动,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在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方面,他们共参与实施了88个项目,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利用全光阱实现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制备,建成国际首个空间光晶格量子模拟实验平台,原子温度冷却到了数十PK,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生成了13余种102个各类样品,将随神舟十九号飞船返回地面。后续,这些样品将由科学家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有望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的科学应用成果。
河北人蔡旭哲
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1日20时50分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
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
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
在空间站机械臂
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
完成了空间站
空间碎片防护装置
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
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
已完成5次出舱活动
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
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1976年
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
在入选航天员以前
蔡旭哲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
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
因为飞行能力突出
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当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
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时
蔡旭哲深深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
他向往飞得更高
2010年5月
蔡旭哲如愿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踏向了新征程
22个月
是他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间隔时间
刷新了我国航天员
重返太空最短用时纪录
他说——
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
飞行和准备飞行
2022年6月5日
他作为神十四航天员首次梦圆太空
为了那一天
他等了12年,准备了12年
在轨183天,神十四乘组
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
这其中
随着核心舱与问天
梦天舱接装置安装完成
三舱舱外搭起一座“天桥”
蔡旭哲通过“天桥”
实现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
他的声音从茫茫宇宙传回北京——
“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22年12月3日
神舟十四号返回地球前一天
他在日记里写道——
“舍不得离开”
2024年10月
他再赴天宫前说——
“我给自己做了两个归零
心理归零和身体归零
不管哪一次飞
都当成首次飞”
河北人王浩泽:
第一个坐上火箭的火箭设计师
承德滦平90后姑娘王浩泽
广受网友关注
她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也是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还是我国第三位
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王浩泽
1990年3月出生于承德滦平
父亲是一名交通警察
母亲是中学老师
王浩泽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
其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
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江苏省三好学生等奖励和荣誉
被顺利保送至本校
工程热物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后
王浩泽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入职
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
研究新型发动机
入职没多久
王浩泽的第一个作品惊艳出炉
为她提供实验平台的一位知名专家
对这一产品赞不绝口
得知产品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独自完成后
教授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在第三批航天员中
有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
王浩泽是其中之一
此前,她从来没有想过
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
有朝一日可以成为航天员
“当时看到有这个机会,太宝贵了
我就报名了,太酷了”
从航天科技工作者
入选第三批航天员
王浩泽无疑是幸运的
但幸运不代表训练标准会降低
面对难度较大的训练时
王浩泽从没想过放弃
她还总结出两个训练法宝
——“苦练”和“勤思”
欢迎回家
英雄的航天员!
热门视频
来源:长城网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河北日报等
责编:房淑婧 赵鹏 高琳哲
编辑:张晓静
长城新媒体宠粉啦
本期奖品:定制笔记本(颜色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