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characters to follow us!
摘 要 / Abstract
关税风暴来袭,浙江企业将目光投向非洲,通过实地考察,为企业布局新兴市场和优化全球供应链谋求新机会。
Amid rising tensions in China-US trade relations, Zhejiang enterprises are shifting their focus to Africa, conducting on-the-ground visits to explore emerging markets and seek new opportunities for global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就在美国“对等关税”阴霾笼罩的这一周,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组织的一支考察团,正在遥远的非洲拓展市场。
这支队伍中,有身经百战20年的老外贸,也有以“出海”为事业的国际物流企业,更有深入研究境外投资的企业协会负责人,他们在特殊时间的奇袭,或许能带给我们启示。
01 无眠
4月8日凌晨,跟随考察团,绍兴英伦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雅见登上航班,飞往卡萨布兰卡。
此时,距离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刚刚过去不到两小时。
走向登机口的一路,陈雅见的电话、邮件、微信从没断过。他索性花258元买了机上wifi,开始这趟无眠的航程。
第一个微信电话,打给厂里的采购部门。
“还没有启动的订单,先暂停。”
第二个WhatsAPP电话,打给客户。
“你别担心,货我们肯定会按时交付。”

丹吉尔港。翟岗巍 摄
第三个视频会议,连线工厂。
“必须履约的传统订单,赶紧寻找海外工厂。”
快20年的外贸生涯,让陈雅见面对这样的震荡,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不见情绪起伏。
三万英尺高空,18小时飞行,他没有合过眼。
飞机降落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
这是非洲最大的商港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二战爆发后,大量欧洲人逃离了自己的国家,卡萨布兰卡成了从欧洲到美国的重要中转站。
如今,这里已经有浙企华立集团计划投资工业园,园区还未正式启动建设,但考察访客已络绎不绝;也有做箱包生意的温州老板经营本地市场,毛利60%;风力发电、光伏、汽配行业外资涌入……
机遇遍地。
一下飞机,他就接到一个同乡的电话:“听说你来非洲了,来我们厂看看?”
02 避险
物流企业,是国际贸易最敏感的前锋。这趟非洲之旅,海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翟岗巍的心情,像是在坐过山车。
“一开始,听说针对东南亚的关税政策,我心里一抽。因为我们有很多东南亚客户。”
美东时间4月9日,美方宣布,对中国以外其他各国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
“我特别开心,90天,那就是有谈判的余地。”
作为国际物流企业负责人,翟岗巍的脚步,一直紧跟着中资企业海外设厂的选址,提供海外供应链配套。
“一路跟过来,我看到的,是企业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跃迁。”翟岗巍说。
早些年,企业去东南亚投资建厂;随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在设置对华贸易壁垒时,把东南亚也覆盖入内,于是,中企不得不继续向外,走到墨西哥、中亚五国,再到如今的非洲。
此次非洲考察,团组有一站是拜访驻摩洛哥大使馆经商参处。交流时,翟岗巍和坐在他旁边的陈雅见,都在本子上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考察团拜访经商参处。翟岗巍 摄
翟岗巍表示,这些分享的内容,能帮企业投资当地少走许多弯路。
不利条件是什么?
比如,摩洛哥的土地成本并不低。而且因为土地私有化的程度非常高,土地存量不多。
考察团去到摩洛哥第二大城市丹吉尔考察,发现丹吉尔科技城内,不少中资企业都在“排队等地”。

丹吉尔的工业园。翟岗巍 摄
机遇在哪?
比如,摩洛哥正在加力发展基建、工业等七大产业,在政府层面推出了很多激励政策来吸引外资,比如具有免税等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
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华立海外总裁敖毅斌介绍,工业加速区有门槛限制,入园企业的产品出口比例要高于85%,这也说明,摩洛哥正在鼓励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入驻发展。
无心插柳,却成为了关税风暴中的另一个避风港——在美方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125%时,针对摩洛哥的关税依旧停留在10%。
“企业过来之后发现,从这里去美东物流小于20天,关税也友好。”敖毅斌说。
这两天,翟岗巍陆续接到一些客户的电话询问:“你觉得,在非洲设立工厂,怎么样?”
“在现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要多走出来看看。在深入了解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肯定会有更多的方向和思路。”这是他的答案。
03 希冀
实际上,这支考察团在今年年初就开始了行程计划和成员招募。
是怎样的未雨绸缪,让团组把目的地瞄准非洲?
民建委员、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倪丽娟介绍,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的时候,她也曾带不少企业团深入考察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
去年底,在墨西哥等国受到“加征关税”威胁时,协会敏感地察觉到,或许需要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开辟新的据点——
非洲,尤其是位于欧洲、北美、中东、北非十字路口的摩洛哥,或许正是下一个战略要冲。
“不管美国以什么样的形式试图与我们脱钩断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断构建中,我们的企业都要想办法挤进去、融进去,就像细胞的分裂与重组一样。”倪丽娟说。

考察团拜访当地部门。翟岗巍 摄
深耕非洲十余年,在敖毅斌看来,非洲,不止有作为中转站的境外投资机会,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大市场。
摩洛哥政府正在鼓励国内工厂的发展,许多中国贸易商开始在当地投资建厂,这背后,是非常可观的“空白市场”。
比如,除了鞋服行业,在其他领域,目前鲜少有中小规模、已经投产的中国工厂。
高毛利率,也是这个市场的吸引力。
摩洛哥生产的工业品,大多价格偏高,市场一直对标欧洲同类产品价格。
“所以中国工厂在本地,即便规模很小,只要适销对路,毛利率都很可观,活得很滋润。”考察团中一位建材企业负责人说。

考察团在卡萨布兰卡。翟岗巍 摄
数据证实着市场潜力:2025年1-2月,浙江对非洲进出口659.7亿元,同比增长32.3%。
“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喜欢和我们做生意的。因为我们的发展经验告诉他们,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倪丽娟发在朋友圈的这段话,或许是许多外贸企业的心声。
内容来自涌金楼
Source: Yongjinlou
编辑:张昉宇
Editor: Zhang Fangyu
审核:颜一颀
Supervisor: Yan Yiqi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本文来自【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