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姚媛媛
睡梦中被一连串的怪异叫声惊醒,恍惚间还以为是谁家的电动车警报大作。近日,安徽黄山市民谢先生发现,小区内一只大鸟半夜在楼顶不间断地发出“啾啾啾”的叫声。谢先生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并在社交平台发帖:“天天在小区里叫,终于被我抓现行。”鸟类研究专家告诉记者,视频中的大鸟确认是夜鹰,属于“三有”保护动物。

网友谢先生拍摄到的夜鹰鸣叫
夜鹰半夜鸣叫
网友睡不着,竟数起了鸣叫规律
作为一名观鸟爱好者,谢先生对鸟类的声音格外敏锐。4月25日晚10点多,他像往常一样听到了熟悉的普通夜鹰叫声,于是决定去对面楼栋顶层一探究竟。对面楼栋高达18层,而那只夜鹰就稳稳地站在顶层柱子上,有规律地发出“突突突”的叫声。
“拿手电筒照它,它也没有反应。”谢先生说,这只普通夜鹰似乎并不畏惧强光,而谢先生此行只为记录下夜鹰的身影,并无驱赶之意。
谢先生告诉记者,每年4月至6月、7月,夜鹰叫声就会准时在小区响起。“白天很难发现它的踪迹,到了晚上八九点,隐隐约约就能听到声音传来,半夜12点我入睡时,它也没有停。”
记者还联系到一名被鸟叫声困扰的莫先生(化名)。曾有段时间,他因夜鹰的叫声难以入眠,索性通宵研究起小区里这只夜鹰鸣叫的规律。小区里的这只夜鹰每次会发出“jio jio jio”的叫声,通常一组叫15次,叫完停歇2秒后又接着叫15次;偶尔也会出现一组只叫10次的情况,而后续一组便会叫20次。不堪其扰的莫先生曾尝试用猫头鹰的叫声驱赶夜鹰,可惜收效甚微。由于小区树木繁茂,他至今都没亲眼见到这只神秘夜鹰的模样。“有时候它晚上10点多就开始叫,有时候要到半夜12点。后来我实在没办法,只能紧闭窗户,尽量早睡。”莫先生表示,在与夜鹰的“斗争”中,他选择了妥协,改变作息来适应特殊的“邻居”。
在应对夜鹰鸣叫问题上,也有网友想出了巧办法。网友曾先生向记者分享,他所在小区的一位邻居制作了一个“纸鹰”,并把它挂在树枝上,“纸鹰”会随着风在空中盘旋。神奇的是,就在挂上“纸鹰”的当天晚上,小区里便没再传出夜鹰的叫声。

网友谢先生发的帖子
普通夜鹰系“三有”保护动物
解决夜鹰鸣声扰民要多措并举
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沈尤告诉记者,视频中的动物确系普通夜鹰。普通夜鹰是森林益鸟,害虫天敌,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其为夜行性动物,白天多蹲伏于林中草地上或卧伏在阴暗的树干上。由于体色和树干颜色很相似,很难发现。黄昏和晚上才出来活动。普通夜鹰的繁殖期为5-8月,繁殖期间常在晚上和黄昏鸣叫不息。如何保护和解决夜鹰扰民问题,有专家建议,除了不破坏其栖息地、不干扰其正常生活外,若发现受伤的普通夜鹰,应及时联系相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