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里伢子(一起阅山河·名家看 宁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4:13:00    

龙江波

我年少离家,定居北京,我曾为家乡发过三个微信朋友圈。

今年4月,应同学刘可之邀,参观宁乡画家石建兵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版画展,观展后我几乎一夜未眠,发了条朋友圈:“走进中国美术馆,那种扑面而来的乡愁,袭上心头,那山那水那人那乡音,刻烙在记忆深处——小雨的天空、河边的木船、宽米粉、烟熏茶,还有背着画板行囊的少年……难得重逢,久别话稠,聊人聊事聊画,好个山高水又长……”

我无数次自问,为何学艺术?艺术是个辽阔命题,艺术是精神与思想的造物,其生命基因唯在超越。对我这个泥腿子来说,一开始是谋生手段。但后来,更是不断思考的信仰与理想。千万年来,人类发明宗教、文化、艺术、法律、经济、科技……维系着繁衍与文明。唯独艺术最人性,最公平,最普世。它仅凭感知便能影响思想,润物无声,却直击灵魂。如今的宁乡,敢为天下先的血脉仍在奔涌,尤以工业为潮头砥柱。然任何壮举,皆源于最初的梦想。而艺术,正是将梦想化为可感实体的先锋。

刘可身为广美教授,正热心为家乡打造一方艺术伊甸园。他聚合建筑、版画、当代艺术等先锋人物,引领众多肤色各异的国际艺术家在五亩冲驻留、写生、授课、研理,偏僻的五亩冲俨然已成艺术热土。当被问及此地是否离省会偏远,他豪言回应:不是我们离长沙远,而是长沙离我们远。这里,将是艺术未来的中心。

这份浪漫理想的热血,令我想到宁乡水土曾滋养的那些先行者。这,或许正是宁乡四髯血脉的延续……

十年前的腊月,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致土灶。守除夕,忆往昔。都说土灶柴火饭格外香。老家的年夜饭,我执意掌勺于土灶。望着灶膛里哔剥作响的柴火,百感交集。童年零食匮乏,每逢母亲外出,我便偷家中花生在灶上翻炒。起初总炒得焦黑,却丝毫不减其诱人香气……”

有趣的是,家人当时建议我隐藏此条朋友圈,“待你混出些名堂再公开吧。这会暴露你出身乡村,‘乡里伢子’的标签,于你眼下所谓‘高大上’的工作不利,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我恼怒却觉有道理,竟真的照做了。

现在反思,其实正是家乡土地在少年时期赋予了我厚实资本。比起城市孩子,我们更懂逆天改命,带着泥腥气一路攀爬。挤过考学的独木桥,越行越远。纵然摔得鼻青脸肿,也绝不向命运告饶。正是这份家乡的历练,让我们能真切体味农民的苦乐。于是,我拍摄了《大地的孩子》。以近乎咏叹的调性,记录挣扎于贫困线上的中国农民,以宏大视角探寻东方民族的土地情结。足迹遍及六省,捕捉人情、叮咛、离别、惦念……启用数百农民本色出演。最终,影片捧回澳门国际电影节银奖。有人问奖杯长啥样?我这乡里伢子答:章子怡同款。

梵高作品为何能打动人?我曾在家乡的稻田边读他的传记,他当牧师时,目睹现实并非福音眷顾之地,圣经无力改善矿工困苦。于是他脱下整洁的牧师服,腾出教堂供劳动者栖身,与他们同劳同息——直到最终被教会开除。但,他画出了《吃土豆的人》。这一段,曾让我在家乡的田埂上热泪盈眶。梵高画作中炙热的色彩只是表象,真正撼动世人的,是他笨拙的真诚,而非笨拙的技法。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只看到冒出的烟……

梵高不是乡里伢子,但更像乡里伢子。

还有一条朋友圈,是致敬一位了不起的邻居:“小时候,你家也是一间茅屋,自然比我爷爷外婆家的大些。我总在你家地坪玩耍,在你门前池塘洗脸……后来,偶有人在你家门前留影……再后来,你家成了主席纪念馆。我父亲还亲手为你家刻了块匾,名曰‘怀念亭’,怀念那迟到的伟大。”

要说对我影响至深者,当属这位了不起的邻居——少奇爷爷。

他也曾是背井离乡的乡里伢子,胸怀壮志,披荆斩棘,立志推翻三座大山。四十年后归乡,却见故土依旧荒山秃岭,父老乡亲仍旧饥肠辘辘。他怎能不发声?怎能不作为?即便后来身陷命运残酷的蒙冤!这位邻居,或许会影响我一生。

家乡人都知道我参与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创作,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经过层层选拔,我幸运地成为张艺谋总导演最终留下的那个人。很快,我置身于鸟巢主创会议,环顾四周,皆是这个国家各领域最顶尖的人物——舞蹈、美术、声音、视觉,乃至最尖端的人工智能、超高清渲染、航天科技……恍如大片场景,为一项重大任务,汇聚各路大神。我想,我这个拍片的,绝不能掉链子。平素,我有些没心没肺花里胡哨,但当那簇无形的火焰骤然传到我的掌心时,一股热血便猛地窜涌上来!瞬间感到,肩上真真切切压着民族的荣辱,十四亿人的颜面。

泰山压顶,脊梁不可弯!那一刻,我仿佛听到家乡池塘的蛙鸣,我想到了隔壁那位了不起的老人,他会如何教我?他或许会说:你是整个开幕式的第一篇章,乡里伢子你是排头兵!你的使命——是向世界打响开幕式的第一枪!此刻,你才真正明白,战场上为何有人甘愿以鲜活之躯牺牲!平日不觉如何爱国,只因千斤重担未曾压身。我的团队成员推掉所有商业项目,一心一意攻奥运会开幕式,最终赢得了国人的认可,得到了世界的赞扬。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我的邻居对我讲:乡里伢子,你用土灶的柴火点燃了奥运的圣火,让全世界看到了东方的光亮……

(龙江波,导演、编剧,曾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版块导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