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最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称,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

8月27日,除美国以外的14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发表联合声明(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8月27日,除美国外,安理会所有成员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联合声明,对加沙出现饥荒表示震惊和忧虑,呼吁立即停火、大规模增加人道援助准入。“时间紧迫,人道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得到应对。”
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在这历史性的灾难时刻,以色列政府却在第一时间全力否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8月22日在声明中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有关饥荒的认定是“赤裸裸的谎言”。“以色列没有饿死人的政策。以色列的政策是防止饥饿。”
而美国则一如既往地偏袒以色列——在14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发表联合声明后,美国代表27日在安理会会议上公然否认加沙饥荒,称加沙存在饥饿政策是“谎言”,甚至还“敦促联合国及安理会其他成员停止附和虚假叙事”。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理代表在8月27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公然否认加沙饥荒,称加沙存在饥饿政策是“谎言”(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加沙饥荒!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8月27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2895人死亡、158927人受伤。且最近,多家外国媒体发布的一份联合调查称,以军机密情报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以军在加沙地带打死的巴勒斯坦人有超八成是平民,相当于加沙地带每6名死者中有5名是无辜平民。英国《卫报》评论称,这一“屠杀率”在全球近几十年的战争中极为罕见。
与此同时,27日,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也发表声明称,由于以色列持续对食品和援助物资运输实施限制,加沙地带的饥荒正在加剧。过去一个月内,仅有14%的所需物资获准进入加沙,导致援助缺口高达86%。而在军事层面,冲突仍在持续升级。
加沙地带正陷入人道主义灾难的泥沼,无数生命消逝、无数家庭破碎。“就在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加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时,一个新词又出现了:饥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绝非天灾,而是一场人祸,也是人类自身的失败。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伊斯马特·曼苏尔表示,加沙地带当前的人道主义局势已突破所有底线,正朝着全面崩溃的方向发展,人们靠面包屑、草木和受污染的水维持生计,并分享偶尔进入加沙的少量援助物资。
联合国机构报告指出,加沙地带的食品供应面临严重限制。与5月份相比,7月份报告极度饥饿的家庭数量在加沙地带翻了一番。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有时一连数天吃不上饭,成年人为了确保孩子们吃到东西经常挨饿。
多名加沙城居民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食品供应极度短缺,通过人道主义卡车运送的援助物资有限,无法满足需求。两个孩子的父亲哈迪·索拉尼说,大量民众每天排队数小时,希望能得到面粉或罐装豆类等基本食品,很多人最终空手而归。“我被迫每天只吃一顿饭,让孩子们吃得比我多。”3个孩子的母亲乌姆·艾哈迈德说,她已连续数周只给孩子们吃大饼。5岁的儿子非常消瘦,如果食物和药品继续短缺,“我可能会失去他”。

加沙城流离失所者优素福·哈马德:我们来慈善厨房领食物,因为以色列的分发点没有援助物资可发,我们领不到任何援助物资,援助物资也不会交由联合国机构分发。这就是以色列的政策,让我们饿死(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首席执行官英格·阿欣8月2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讲述她所见到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惨状。她说,饥荒不仅仅是联合国报告中一个干巴巴的术语,而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当没有足够食物时,孩子们会严重营养不良,只能痛苦地慢慢死去。简单来说,这就是饥荒。”
而以上这些也不过是加沙民众深陷人道主义灾难的冰山一角——他们不仅死于饥饿和疾病,也死于绝望地寻找食物。
5月下旬以来,在美国支持、以色列军队监督下运行的私营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绕开联合国机构,单方面“接管”加沙援助物资分发。其在当地仅设有四个分发点,食品分发混乱不堪,这些分发点甚至沦为“死亡陷阱”。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8月22日发表声明指出,“这场发生于21世纪的饥荒,是以色列部分领导人公然鼓吹的战争武器,是全人类共同见证的饥荒,每个人都对此负有责任,它终将诘问我们每一个人……这是集体蒙羞的时刻!”(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8月19日表示,从5月27日到8月17日,该机构记录了加沙地带1857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找食物时被杀,其中1021人是在“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物资分发点附近被杀,836人在援助卡车的路线上丧生。这些杀戮大多数似乎是以色列军方犯下的。

“他们看见什么杀什么。”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独家专访中,化名“迈克”的目击者指证美以人员向加沙平民开火(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8月21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则播出了一段揭露美国、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骇人罪行的独家专访。受访者——化名“迈克”的卡车司机,受雇于美国物流公司,被派往“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物资分发点。据“迈克”回忆,他看到以军和分发点的美国安保人员无差别开枪,“那些美国人看见什么杀什么,连鸟都不放过,甚至还吹嘘自己杀了多少人,炫耀自己的枪法有多准”。而最令“迈克”崩溃的是他“被强制要求清理分发点周边的人畜残骸”,他“至今仍记得那种难闻的气味和黏稠的感觉”。“迈克”坦言:“如果保持沉默,我的良知将永无宁日——这些暴行本可避免。”

8月21日,德国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斯蒂芬·考波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苦难,与我们当年经历的苦难如出一辙。”(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美国为何“无条件支持”以色列?
与以色列政府在停火问题上的强硬不同,以色列国内民众却对此强烈不满——8月26日,数十万以色列民众在特拉维夫等地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以政府尽快结束冲突,让被扣押人员获释。
在特拉维夫,抗议人群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特拉维夫周边的多条主要高速公路一度中断通行。部分抗议人群还与警方发生了冲突。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也在特拉维夫举行集会,要求政府尽快推动达成停火协议,结束战争。组织者称,当天的活动吸引了大约35万人参加。

8月26日,35万以色列民众游行示威,敦促政府尽快结束冲突,让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能够早日获释(来源: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据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一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超过七成的以色列民众支持达成交换被扣押人员协议来结束加沙冲突。此外,有三分之二的民众认为,以色列政府成员的政治考量正在影响冲突进程。
漠视国际呼吁,无视国内民意,对于停火,以色列政府正在“一意孤行”。
以色列安全内阁8月26日举行会议,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会议上没有对加沙地带停火方案的最新提议进行投票,甚至没有对此进行讨论。内塔尼亚胡在会议上说,他正在推进接管加沙城的行动,向哈马斯施压,使其满足以方条件。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8月27日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实地视察。视察中,扎米尔对以军官兵表示,以军正处于一场多战线的战役中,并在所有战线上全力行动。当前,以军正着力加强在加沙城的作战,并继续推进地面行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源:视觉中国)

8月28日,从以色列南部看去,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军事打击后,浓烟升向天空(来源:视觉中国)
而对于以色列政府的行动,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国际舆论上,美国都给予“无条件支持”。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之后,美国更是不止一次动用自身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手中的否决权,来否决安理会呼吁加沙地带永久停火以及解除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地带限制的决议草案。有美国专家就指出,美国政府对以政策几十年来都从未改变过。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执行副总裁马修·杜斯说:“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事实上,几十年来,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一直都是那套支持模式,而且往往是无条件支持,即使这些政策明显侵犯人权,违反国际人道法。我们在上届拜登政府任期内就目睹了这样的情况。”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则分析认为,正是因为美国在加沙冲突中偏袒以色列,才使其为所欲为。“美国对以色列的全面偏袒,导致以色列在军事上不收手,在政治上一意孤行,在人道主义物资的分发上更是极度傲慢,撇开联合国,但自身又没有能够承担维持加沙基本人道主义条件的能力,从而最终导致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达到了难以应对的局面。可以说,美国对于加沙当前的人道主义危机,特别是饥荒的出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美国对以色列的这种“无条件支持”究竟因何而来?
日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阿肖克·斯瓦因撰文称,首先,以色列是累计接受美国对外援助最多的国家,其中大部分是军事支持。而这些资金主要回流到美国国防部门,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其次,以色列的情报机构为美国的反恐行动提供情报,其空军可打击伊朗相关目标而无需美军涉险,被美国视为中东地区的“低成本战略资产”。而在美国国内,以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为核心的亲以色列游说集团影响力巨大,能够确保国会多数支持对以援助、否决批评以色列的议案。
文章称,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停止提供武器、资金以及外交支持来影响以色列的政策,但是历任美国政府均不愿承担相应的政治代价。

(海报新闻编辑 石慧 综合整理央视新闻、新华社、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