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 在沂蒙山腹地的果园里,一部手机正架设在三脚架上,镜头前的李见红熟练地翻转着苹果叶片,向30万粉丝讲解着蚜虫防治要领。这位被网友称为“苹果姐”的农家女,既是沂水县果然家庭农场的掌门人,也是临沂市“鸿雁”人才的杰出代表。从传统果农到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全市“沂蒙四雁”电商直播大赛亚军,从单打独斗到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李见红用6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现代农业的精彩蝶变。

2019年,当李见红在沂水县创建家庭农场时,就展现出与传统农户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面对当地苹果产业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等问题,她采取“把果树当孩子养”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走“精品果业”路线,将红富士品种部分调整为鲁丽、香妃、瑞雪、维纳斯黄金等,引进矮砧密植栽培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用科技赋能,以质量取胜。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超前的品牌意识,用“苹果爱上桃”这个充满诗意的商标,讲述了苹果与桃子从育苗大棚“两小无猜”到山腰山下共结硕果的故事,不仅实现了产品溢价,更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李见红始终保持着“空杯心态”。这位农家女累计参加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各级培训220余次,从果树病理学到电商运营,从冷链物流到品牌营销,她的学习轨迹勾勒出新时代职业农民的成长图谱。2021年,参加完短视频运营培训后,她敏锐地意识到:“手机就是新农具,流量就是新农资。”自此,果园里的剪枝刀旁多了直播支架。
转型之路并非坦途。最初面对镜头时的手足无措,剪辑视频时的通宵达旦,直播间里的冷场和尴尬,都成为李见红必须跨越的“数字鸿沟”。但正是这种“土味教程”的真实性,让她的短视频迅速走红。如今,她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不仅成为农技推广平台,更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信任桥梁。

李见红的创新实践远不止于个人成功。通过“农场+农户”模式,她建立起覆盖周边20多个村庄的产业联盟,年均提供20万株苹果种苗,帮着改造老果园,代销滞销水果,带着留守妇女成为“乡村主播”。这种“造血式”帮扶使联盟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培养一个能人,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在市、县农业农村局的政策扶持下,李见红今年计划扩展产业版图:建设现代化果品加工车间,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生产+加工+电商+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这位沂蒙老区的“鸿雁”人才,正用数字化手段重构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她的实践证明,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沂蒙新农人既能守住土地的厚重,也能驾驭科技的轻盈。这种“指尖上”的农业革命,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泽军 朱鹏 通讯员 孟琦 刘阳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