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今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泉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积极推动下,聚焦农村传统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靶向开展农村食品小作坊专项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此次专项治理以闽南肉羹、蜜饯、传统糕点等三类在城乡接合部消费量大、农村婚丧喜庆需求量高的食品为重点,突出检查食品原料采购、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规范、环境卫生监控四个关键环节。
此次专项治理以“五查工作法”开展。一查资质,核验小作坊登记证有效性,是否超出登记食品类别生产;二查环境,评估生产加工卫生条件是否持续保持加工必备条件;三查原料,核查是否使用来历不明或污染物超标原料、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等生产食品;四查过程,核查是否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五查标签,核查是否规范标注标签标识、登记信息等。
截至目前,该局出动执法人员近百人次,检查农村食品小作坊29家次,对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其中,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洛江区某肉羹作坊因对添加剂使用标准不熟悉,在使用改善产品色泽添加剂时未能使用合规的焦糖色,导致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执法人员当场查封问题产品,并指导作坊负责人规范使用可添加使用的替代调色添加剂。
“以前做蜜饯全凭感觉和经验,现在执法人员上门讲解并耐心指导,我们的工艺流程更规范了,厂区更干净整洁了,不仅客户多了,生意也更好了!”南安市一家完成改造的蜜饯作坊负责人感慨地说。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泉州市逐步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共治+小作坊自律”治理体系,加快了小作坊转型升级,如今当地农村食品小作坊正逐步告别“小散低、脏乱差”,朝着“小而精、特而美”方向发展。
□苏晓晖 詹忠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