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京亦庄首创给电梯建“健康档案”,故障发生率降低42%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4:26:00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当电梯搭载了传感器、AI大模型后,构件老化磨损等信息可提前72小时掌握。8月28日,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使用这套全新的监测系统后,电梯故障发生率降低42%,突发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这也是北京市首个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数智化监管系统。

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副局长孙绍政介绍,目前经开区投入使用的电梯已超过1.8万台。长期以来,电梯监管主要依赖定期检验、人工巡检、事后处置相结合的方式,但在电梯保有量迅速增长的今天,这种方式的局限性非常明显。此外,由于缺乏对电梯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很多故障难以追根溯源,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屡见不鲜。

今年年初,经开区构建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模块的电梯智慧监管体系。这套体系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运行速度、开关门状态、曳引机轴承磨损等关键数据,同时,创新搭建国内首个电梯领域AI垂直大模型,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预测,为每台电梯建立精准的“健康档案”。

该套系统试运行以来,已经显示出了优势。比如,它可以至少提前72小时预警电梯故障隐患,如钢丝绳折弯断股、构件老化磨损、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情形。维保单位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维修排除隐患,并接受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据试运行数据统计,该系统使电梯故障发生率降低42%,突发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

此外,这套系统还可以对违规挡门、暴力乘梯等不文明乘梯行为实时预警,通过语音劝阻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同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使用单位。依托对历史数据的科学比对,能够对每台电梯的安全等级划分给出合理化建议。

当人员被困时,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孙绍政举例说,一旦发生此类情况,系统会主动识别,并通过语音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同时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多方联动解救被困人员。相较于传统模式,响应准确性显著提升。

目前,该系统已在区内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600余台电梯成功试运行,预计今年将新增2000台接入平台。

北京亦庄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方便市民、企业在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此外,北京亦庄今天还公布了“合规服务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开工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创新举措,均为全市首创。

编辑 张磊

校对 王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