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蜂蜡写诗的人:石头寨妇女与靛蓝的终身对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1:28:00    

在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石头寨,依山而建的青石民居与蜿蜒的白水河相映成趣。然而,比这自然风光更牵动人心的是从一座座古朴工坊里流淌出的靛蓝——这里被誉为“蜡染之乡”,千年不褪色的蓝白艺术在布依族妇女的巧手下代代相传。

古法浸染 一笔一画皆岁月

7月13日贵州大学黔韵知行队深入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石头寨,探寻蜡染的起源之美。走进当地蜡染工坊,浓郁植物染料气息扑面而来,七十岁的马阿婆端坐于靛蓝染缸前,布满岁月刻痕的双手却异常灵巧。蜂蜡在特制铜刀尖上融化,随着她手腕沉稳的起伏,古老的花鸟鱼虫图腾便在素白棉布上精准“生长”。她身后的木架上,刚出染缸的布匹在阳光下流淌着深邃的蓝,晾晒时如同悬挂的静谧河流。

对话手艺人 指尖上的坚守与创新

在当地蜡染工坊,实践队对贵州省三八红旗手马新芬老师进行了深度采访。马新芬作为当地知名的蜡染手艺人,自幼跟随长辈学习蜡染技艺,至今已有60多年的经验。她的工坊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蜡染作品,从传统的服饰、壁挂,到融入现代元素的丝巾、手包,再到蜡染纹样上的山,水,天上的星星,水漩涡以及“狗的牙齿”,每一件都倾注了她对蜡染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象征着布依族的传统民族工艺和民族生活。

她表示,蜡染是一项极为细致且耗时的工艺,需经过绘图、点蜡、染色、脱蜡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把控,容不得半点马虎。其中,点蜡环节最为关键,需用蜡刀蘸取熔化的蜂蜡,在白布上精心绘制图案,线条的粗细、疏密全凭经验和手感。而染色过程则充满惊喜,随着布料在蓝靛染液中一次次浸染,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呈现出独特的蓝白相间效果。“28种草药,少一种都会褪色”马新芬感叹道,蜡染独特的“冰纹”效果,更是无法复制,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

青春直播间 让蜡染“潮”起来

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蜡染的魅力,实践队在蜡染工坊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直播介绍蜡染的活动。直播过程中,传统手艺人现场展示蜡染制作技巧,并对每一件蜡染产品的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讲解。直播间的观众被蜡染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纷纷点赞留言,激发了许多人的购买欲望。此次直播活动不仅帮助当地手艺人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也让安顺蜡染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场青春与非遗的相遇,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果,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关于传承,关于热爱,更关于年轻一代该如何接过文化的接力棒,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里,依然能唱出动人的歌。

图/陈雨琦、毛雨薇

文/毛雨薇

编辑 李思琪

二审 李唯睿

三审 霍庆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