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不用回老家,远程就能解决纠纷,现在钱拿到了,也给老乡们结清了工资,实在太方便!”4月11日,远在江苏常州的贵州籍务工人员杨某告诉记者,他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法院的帮助下,拿到了被拖欠的工钱。
化解这类跨越千里的纠纷,在黔南州两级法院已是常态。截至目前,该州已建成167个科技法庭,实现全州覆盖,司法服务突破空间壁垒,轻松实现异地立案、办案,2024年累计为6万多人次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图为远程视频开庭
纠纷在“云上”解决的背后,是科技法庭对司法服务的创造性变革。据介绍,黔南州科技法庭在立案、送达、调解等可通过“一台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实现的基础上,新增“云端法庭”,依托同步录音录像、电子卷宗、语音转写“三同步系统”以及电子签名技术,构建全流程云端司法服务体系,当事人可随时在线参与质证、开庭、调解、核对笔录、在线签名等诉讼活动。
“建设科技法庭的目的在于更好服务当事人,节约时间、经济成本。”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刘剑说,“开庭虽然像视频聊天一样方便,但法律效力分毫不减。”
黔南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州法院接下来将着力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的司法生态体系,持续深化数字法院建设,以数字转型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审判管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净媛
编辑 徐然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