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开始入伏,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和闷热的时段已经开启。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部副主任医师王欣提醒,面对高温作业带来的诸多职业健康风险,建议高温环境作业单位和劳动者本人都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用人单位:筑牢高温防线 优化作业环境与健康保障
高温天气作业存在诸多职业健康风险。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中暑,轻度中暑可能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而重度中暑如热射病,发病急、病情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此外,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损害。同时,高温环境还会影响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容易导致操作失误,进而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用人单位应组织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一些患有高温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
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在高温作业场所增添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自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救互救能力。合理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气温预报,合理调整作业时间。
劳动者:科学防护自身 做好防暑与健康管理
劳动者预防措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少量多次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品。
关注气温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关注气温变化,了解高温天气注意事项及作业时间要求。当过于炎热时,可用湿毛巾擦拭皮肤,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避免大量出汗后直吹空调,应先擦干汗液或者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后,再进入空调房休息。
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含水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规律起居,保证充足休息
规律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有利于防范职业性中暑等健康风险的发生。
此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还可能引发“空调病”。“空调病”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或空调使用不当,引发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的总称。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易引发血管痉挛。预防“空调病”需健康使用空调,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冷风直吹等。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