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览新闻评论员
今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
今天,我们回望那段悲壮的历史,纪念那次伟大的胜利。
如果从日军炮轰山海关算起,河北人民坚持抗战将近13年。河北军民殊死抵抗,从长城抗战到百团大战,从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到晋冀鲁豫、冀热辽根据地相继建立,抗日救亡的星星之火,燃遍燕赵大地。
河北,抗战时期作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主战场,牵制、消耗大量日伪军,抵御了三分之一的侵华日军。在整个敌后抗战中,河北人民牺牲最大,燕赵儿女贡献最多。据统计和考证,河北伤亡548万余人,占到当时全省人口总数的1/5。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河北是东北三省之外,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地区。
河北军民的顽强抵抗,让日本侵略者气急败坏。在河北,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多次“扫荡”。为镇压抗日群众,日军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战争恐怖,企图以此瓦解燕赵儿女的斗志。潘家峪惨案、梅花镇惨案、平阳惨案、成安惨案……侵略者所到之处,家园化为瓦砾、哀声遍于四野,千村一片黑,万户闻哭泣,无村不戴孝,遍地是新坟。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英雄的燕赵儿女,并未屈从于敌人的恐吓。太行山上、白洋淀中、青纱帐里、平原地下都是杀敌的战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村村是堡垒、人人皆战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宁做断头鬼,不做亡国奴!”
“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不屈的燕赵儿女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有效的游击战法,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雁翎队“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回民支队“打不垮、拖不烂,能征善战”打得日寇闻风丧胆。
节振国、马本斋、郭企之、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不屈的河北人民手持简陋甚至是原始的武器,同敌人浴血奋战、殊死搏斗。13年艰苦卓绝的河北抗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燕赵壮歌。
“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
在敌后战场,燕赵儿女拥军支前,他们机智勇敢、舍生忘死,有的牺牲了亲人,有人献出了生命。“平山团”“阜平营”……“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侵略者可以跨过长城,但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河北人民誓死保卫家园、抗战到底的血肉长城。因为,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就蕴藏在真正的人民战争中,蕴藏在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军民团结中。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今天,我们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缅怀历史,抚今追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燕赵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8月15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致敬英雄河北!致敬不屈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