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岱楼 | 从两代三人到一城之风,友善在淄博生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48:00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

淄博大哥李松林在苏州出差时跳河救人的视频刷屏后,其家庭被授予淄博市首个“见义勇为模范之家”称号。李效训与两个儿子李松林、李海林,两代三人跨越十年光阴,用一次次伸手相援的“本能”,诠释了友善如何从家庭生根,又如何向社会蔓延。他们以行动诠释了“侠义不必仗剑,英雄就在身边”的现代寓言,也让我们看见,友善从不是一个人的孤勇,而是一个家庭的共守、一座城市的回响,乃至一个社会的精神根系。

从“一个人”到“代代相传”

从2016年李效训与次子李海林在淄河轿顶山救起溺水者,到2022年父亲李效训担任护林员时带队悬崖救人,再到2025年长子李松林在苏州河水中托起陌生生命……当见义勇为成为“家族习惯”,这背后是家风的深远浸润,更是友善价值观的代代相传。

“遇到危险帮一把,是做人的本分。”父亲李效训这句朴素的教诲,被两个儿子用行动写成了人生信条。代代相传的家风,让友善从家庭这一最小社会单元中破土而出,从“一个人的热血”变成“一家人的坚守”。

从“一家之善”到“一城之风”

李松林在苏州纵身一跃托起陌生生命时,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他,更是淄博。从烧烤出圈时市民自发维护城市形象,到外卖小哥接力寻人,再到李家三代善举引发的集体共鸣,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正从无数个体的选择中溢出。

“淄博市见义勇为模范之家”的授予,是对城市精神的精准锚定。当一家之善与一城之风同频共振时,释放的是“人人可成文明载体”的强信号。当家庭、社区的“文明细胞”不断被激活,善意在具体场景中自然生长,友善已成为“一城之风”。

从“孤勇者”到“模范之家”

社会不仅要赞美英雄,更要创造让善意生根发芽的土壤。从苏州对跨地域善举的表彰,到淄博将“见义勇为模范之家”称号的首次授予,都释放了清晰的信号:文明培育从“赞美个体”转向了“激励生态”。这一制度进化,让善意不再只是“孤勇者的冒险”,既是对个体的致敬,更是对“德不孤,必有邻”的社会期许。制度与文明的共谋,正在将“偶然的善举”转化为“必然的选择”。

从李效训父子三人救人的身影,到“模范之家”称号的获得,这个家庭的故事像一束光,照见了道德传承最本真的模样。它不在宏大的叙事中,而在父亲对儿子的言传身教里;不在空洞的口号里,而在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伸手相援中。它始于家庭的代代相传,成于制度对善意的接力护航,最终融汇成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向社会不断蔓延。

当李松林在苏州冰河中托起生命时,他托起的何止一个落水者?那是一个家庭对文明的信仰,一座城市对友善的答卷,更是一个社会对“何以称之为人”的永恒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