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百科知识 > 

沙漠有什么用处啊(沙漠到底有什么价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7:25:48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沙漠分布广泛,其中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等地的西北部区域,存在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沙漠

这些沙漠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7%。


在这些地区,年降水量极少,有些地方甚至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异常高,这给生命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沙漠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原本的岩石和沉积物在千百年的风化作用下,逐渐转化为沙子。

少雨甚至无雨的气候特征,极大地促进了沙漠的形成。在风力的作用下,细小的沙粒不断扩散,导致沙漠不断扩张,其侵蚀其他地区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沙漠毫无价值实际上,沙漠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热能和地下能源储备

尽管在许多人眼中,沙漠似乎是不毛之地,但其实沙漠类型多样且复杂。有些沙漠深处存在着绿洲,即便是在被视为“死亡之地”的区域内,也有动植物分布


以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为例,这里记录在案的野生植物就有上千种,常见的有苁蓉、甘草等这些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它们发达的根系能够吸收更深层的水分,有助于锁住水源。沙漠植物的茎叶通常较为细小,有些没有叶子,呈柱状或刺状,如仙人掌


这样的特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流失,其主要功能是固沙防沙,阻止沙子在风力作用下侵蚀其他地区。
如果一片沙漠中有大量野生植物,那么这也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地球存在一些特殊的生态区域,沙漠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沙漠虽然缺乏水源且生物多样性较低,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生机

与其他自然生态区域一样,沙漠也存在着能量沙漠地区光照充足,蕴含着丰富的太阳能


相关数据显示,沙漠地区的太阳辐射量比其他地区高出一倍以上。利用沙漠的光能发电是各国多年来积极探索的技术方向。

研究还发现,如果将沙漠地区的光能用于农作物生长,其亩产量最高可达4000公斤,而在人类适宜居住的地区,光能对农作物的作用下,亩产量最高仅为1000公斤。当然,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尚需时间,目前沙漠带给人类的主要财富是丰富的油气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超过300个特大型油气田中,有100多个位于沙漠之中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的塔中油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在沙漠这样严苛的环境中,动植物们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策略由于食物资源稀缺,沙漠中的动物种类并不丰富,常见的有鸟类、啮齿类、昆虫和爬行类等

地表的啮齿类和爬行类动物通常昼伏夜出,以此来适应沙漠的极端气候。有些动物甚至仅靠食物中的微量水分就能生存,在极度干旱的时期,它们还能通过类似冬眠的方式来度过难关。


在沙漠中,不同的植物也有着各自的生存之道。在流动沙丘上,沙蒿占据着主导地位;戈壁滩上,麻黄得以生长;固定沙丘上,白刺深深扎根。

还有一些植物,全身布满储水细胞,白天会紧闭气孔以防止水分流失。另外,盐生植物可以将盐分储存或直接排出体外。


尽管这些植物具备独特的适应能力,但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沙漠中生存的生物都在努力适应着这片独特的生态环境。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沙漠并非一片毫无生机的荒芜之地,而是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区域。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进行沙漠治理时,适度进行人为干预,而不是强行改变沙漠的特征,以实现沙漠生态与地球生态的有机统一。

然而,在我国的沙漠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治理沙漠,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但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大面积种植的树木要么过早死亡,要么生长缓慢。

比如,榆树在沙漠中仅能存活20年左右,而在其他地区它们的寿命可达50至80年。起初,人们认为这是沙漠环境恶劣所致,但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问题并非这么简单。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规模造林的沙漠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变化,出现了树木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同时地下水位也显著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人员认为,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植树,而应延长沙和植物生长的周期。

为了解决沙漠治理中的这些问题,低覆盖度的防沙体系逐渐形成。国内知名森林培育学家尹伟伦院士指出,沙漠本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自然状态下的沙漠植物覆盖密度并不高,多以疏林稀疏灌丛为主。

因此,防沙造林应尊重自然生长规律。例如,在毛乌素和科尔沁沙地,当地植物覆盖率仅约30%,但防沙效果却很好



基于这样的实践经验,人们开始采用低覆盖率的策略进行防沙治沙。这种低覆盖度的防沙体系,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
在实施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式

会选择一些适合沙漠环境的植物品种,如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并且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这样既能起到固沙的作用,又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同时,这种防沙体系也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不仅仅是种植树木,还包括保护和恢复当地的原有植被,以及改善土壤质量等方面

沙漠防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不能仅仅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出发,试图强行改变沙漠的特征。

沙漠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自身的生态规律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这些规律,适度进行人为干预


在沙漠治理中,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比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可以选择种植一些需水量较少的植物,或者采用节水的灌溉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沙漠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及时调整治理策略,以实现沙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